风和日丽的周六下午,在安福路上的IG映界影像艺术馆内云集了摄影界和摄影教育界的众多知名人士,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高瞩携摄影系多位老师和学生参加了原摄影系教师李欣《乡村教堂》摄影回顾展开幕仪式。
李欣,摄影系教师,90年代利用业余时间拍摄《拾事街头》、《变迁中的上海》、《乡村教堂》等大量纪实专题摄影作品。其中《乡村教堂》专题于2002年在日本福冈省立美术馆个展展出。2004年李昕因病去世,享年44岁。
由于各种原因,当年在日本展出并由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摄影系精心保管的这组作品成为他唯一的遗作。此次展览也邀请了日本九州产业大学原摄影系主任小河修次名誉教授和现任摄影系主任百濑俊哉教授。
举办这个回顾展,让我们重新看到当年一腔热情地为摄影奋斗的李昕。希望他的朋友们、学生们共同来缅怀这位英年早逝的摄影才俊。
摄影系王如仪教授作为当年李欣健在时的同事,也是将李欣作品推荐给日本的引荐人,为展览撰写了回忆文章
忆李昕
——王如仪
90年代中期,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经人介绍来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进行调研考察,那时候的美术摄影系还是在仙霞路遵义路口的平房里,在这里我相识了当时摄影系的几位老师,其中一位就是李昕。
李昕老师对摄影的热爱与追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同于当时国内盛行的沙龙唯美摄影方式,他的作品从早几年的纪实摄影萌芽状态,到九十年代末的逐渐成熟,执着追求成就了他独特的视角。在我99年正式进入工程技术大学摄影系工作后,完整地看到了他利用业余时间长期拍摄的教民系列作品。他对主题内容的定位、作品整体构架的创作组合、对画面精准把控的镜头感的运用、拍摄角度娴熟的变化,完整地再现了他对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教民状态的认识和理解。于是我把这组作品推荐给我的老师,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摄影系原主任小河修次教授。小河教授对他的作品大加赞赏,并以九产大的名义邀请他携这组作品前往日本福冈省立美术馆举办个人摄影展。小河教授和百濑教授以及九产大摄影系的同仁们为这个展览作了详尽的筹备工作,甚至将当时国内少有的依尔福专业相纸寄给他,让他亲手将作品以最佳的艺术效果呈现出来。展览如期举行,但遗憾的是李昕老师却因病没能亲自前往日本参加展览开幕仪式!在患病期间,他为了追求这组作品的完美性,顶着腰疼,仍然开着摩托多次往返各个拍摄地点。直到被查出晚期癌症躺在了病床上,仍然念念不忘投入大量心血的这组专题作品。
一转眼李昕老师已经告别我们13年了,似乎大家已经渐渐淡忘了,甚至在他的学生亦是后来的同事王骅提议为他办一个回顾展时,在上海没能找到他遗留下来的作品。幸好,九产大作为一个严谨治学的高校,体现了对艺术家和其作品应有的尊重和重视:那组15年前在福冈美术馆展出的作品,被九产大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同样为了防止作品受损,九产大的老师们又花费心血将原作扫描并制作了整套复制品提供给此次展览。
听说这次有很多李昕老师在摄影界的好友为这个展览撰文作序,展览能够成功举办我感到非常欣慰。作为李昕老师生前的好友和同事,又是他当年日本办展的牵线和见证人,当年往事记忆犹新,借此回顾展之际与大家共同纪念李昕老师。
著名摄影评论家林路为展览撰写前言
李昕:在寻找精神家园的漫漫长途中
——林路
在中国摄影界,有不少“出师未捷生先死”的年轻有为者,为影像的空间涂抹了许多斑斓的色彩。在我的记忆中,李昕也许是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
记得十多年前的一个午后,李昕和一帮子摄影圈朋友在我当时的黑石公寓喝茶,在座的还有顾铮、陆元敏、王耀东等大腕。那一天的阳光很好,后来大家还上了顶层的阳台,看四围天青云淡,谈人生志存高远。但是不久,就传来李昕患了不治之症的噩耗,再后来,李昕离我们而去,留下了那些充满了个性色彩的摄影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
但是这一组关于上海周边基督教生活的画面,我一直难以忘怀。这不仅仅是题材的特殊,或者说有点敏感,也不仅仅是因为李昕为了这一题材的拍摄付出了很多,常常骑着自行车奔波于上海周边,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李昕以其敏锐的嗅觉,感受到了宗教的力量在中国的影响力,从而想为这样一段历史的进程留下些什么,告诉后人值得关注的话题。他不止一次地和我说起过拍摄的艰辛,同时也为一些感人的画面和我讨论。这些作品后来在日本展出,并被日本的大学收藏,可见其独特的魅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机构在第三届当代中国宗教论坛上发布的2010年《宗教白皮书》中宣称:我国现有基督教新教徒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总数估计为2305**。而天主教,官方公布的信徒数量有600多**,但很多信徒并没参加官方的天主教爱国教会,因此并未统计进来。这些数据的统计,离开李昕拍摄的这一系列作品,已经过去了七八年。如今回看这些黑白画面,因而觉得特别珍贵。很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宗教精神会越来越淡漠。然而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采用实际统计数据说明事情恰恰相反,所列举的国家与地区包括韩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等等,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文化圈国家。李昕的发现和探索的空间,恰恰为亨廷顿的观点提供了视觉的佐证。可惜天妒英才,如果李昕能够继续拍摄下去,我想,关于中国人宗教信仰的空间,是否又会多出一部不可或缺的扑朔迷离的历史档案?
还是回到影像本身。
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摄影系教师,李昕在当年摄影教育还远未形成规模的背景下,算得上是一位佼佼者。同时,在摄影的实践上,李昕也是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上海摄影的街头竖起过属于自己色彩的旗帜。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伴随技术、就业、城市建设的冲击而来的异化感所形成的城市文化中“青年意识”,另一方面,城市中还有“老年意识”,那就是一种因城市现代化而产生的恐惧以及对城市传统文化的依恋和缅怀。李昕以其年轻的朝气,通过非决定性瞬间的大胆实践,为当时的上海都市摄影的大胆尝试,留下了诸多精彩的画面。随即,他又将这样的风格运用到上海周边的基督教人群的拍摄中,手法显得更为纯熟,表现的力量感也更为强烈。在那些看似缺少稳定感的视觉构成中,李昕以其独有的胆识目击一个时代的宗教情怀。其实,他也是带着这样一种对生命的信仰进入到这些人群众,尝试寻找自身的归宿。从教堂的全景到教徒们的生活细节,他所探索的,不仅仅是宗教的执著和迷茫,更重要的是,他通过镜头领悟了人性的复杂。可以想象他在按下快门的每一个瞬间,有一股长长的气韵贯穿其间,回环往复,不知所终。
可惜,这一切的定格终究变成了李昕人生的定格。或许他还在天堂的那一边,依旧行走在寻找精神家园的漫漫长途中……
李欣:《乡村教堂》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