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 《城市影像档案创作人才培养》第十课

作者:文字:韩欣格 图片:丁天天发布部门:艺术设计学院浏览次数:100

七月十四,国家艺术基金《城市影像档案创作人才培养》项目邀请到上海档案局副局长邢建榕为学员们进行授课。作为一名史学者,邢建榕老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和档案文献的研究在本次课程中邢建榕老师以上海城市的变迁为线索带领学员们领略不为人知的上海故事

邢建榕老师带来的图片资料

上海从一座小城开始发展,解放前即发展成为远东著名的国际大都市,邢建榕老师认为上海之所以可以快速发展主要是抓住历史机遇,在正确的时间及时转型。尽管以轻纺工业为主,却集中了约50%的全国民族资本企业、约40%的全部资本额、约50%的全部年产值,是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鸦片战争之后1843年上海开埠1845年租界产生,“这就开创了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进程”。英租界对上海城市道路的规划起着重要作用,在外滩、南京路这一带,首先建立英租界。英租界有了以后,开始规划道路,以前上海的五大马路都是英国人规划的,南京路是大马路,然后是九江路(二马路),汉口路(三马路)、福州路(四马路),还有广东路(五马路)。

张笑秋老师为邢建榕老师颁发聘书

提到上海的城市档案,一大会址的地位弥足轻重,一大会址的地址选择在法租界和中国管辖的地界交汇处,英租界商业文化为主,法租界文化气息浓,华界保留本土文化,徐家汇是拉丁文化、宗教文化的区域。这四块地区,组成了上海多元丰富的文化和大的城市气质。

邢建榕老师正在为学员们讲课

邢建榕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加深了各位学员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认知,在之后的采风课程当中,各位学员一定会拿起相机,在上海的街头,记录下历史留给这座城市的烙印。

邢建榕老师与学员们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