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报告】“传承·转化·生长:数字时代海派文化的创新实践与可持续路径探索 ”顺利举行

作者:发布部门:艺术设计学院浏览次数:10

20251107日上午8.55在教学楼219教室,艺术设计学院举办研究生学术报告,由仲宇副教授主持,以“传承·转化·生长:数字时代海派文化的创新实践与可持续路径探索”为主题,十四名数媒与影像数字化方向硕士研究生参加。

本次学术报告主要探讨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以上海为核心的文化资源如何通过系统性研究与创新设计实现价值的再发现与再创造。强调设计要关注文化本身的保护与传承,更注重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化、情感连接与传播效能,为地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思路与实践路径。

本次报告汇集了多位同学的数字人文创新思维与设计课程研究成果,聚焦于上海地域文化的数字化创新与活化实践。研究内容涵盖老字号品牌潮流化转型、历史建筑与艺术疗愈的结合、农耕文明与剪纸美学的游戏化呈现、公共空间的沉浸式体育交互,以及非遗项目卢氏心意拳和东坡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各项目均基于对文化脉络的梳理与元素提取,运用AR、虚拟交互、实时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设计定调、色彩分析、文化转译等策略,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转译与价值重塑,实现文化保护、空间功能优化与公众参与的多维融合。

经过报告探讨,与会师生一致认为,面对技术的飞速迭代,设计研究者应主动回溯设计的历史文脉,以此为基石,前瞻学科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是为了以史为鉴,从文化视角中汲取智慧,更是为了赋能复杂社会问题的系统性解决,以设计的创造力回应时代命题,拓展研究的视野与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