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数字音频广告制作》课程邀请任职于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的严慧老师,为22级广告学专业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产教融合的“数字音频广告创作实战”课程。
严慧老师现任SMG创新运营中心的高级资深融媒创意策略官,拥有极为丰富的音频广告创意制作、投放及活动策划经验,参与指导作品屡获行业大奖,也对广播广告行业的未来富有精准洞察。结合自身背景,严慧老师先介绍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运营板块构成及过往成就,破除大众印象中的传统广播媒体形态,并展示团队打造的过往金牌线下活动,呈现上海广播的多元化传播形态,以及SMG在业界的独特价值和广泛影响力。随后,她强调了媒体属性公关公司的概念,指出未来从业人员需融合广告人、媒体人和策划人的三重身份,也建议大家在日常多搜集商业实战类案例,挖掘其创意点和媒介的契合点。
在数字音频广告制作方面,严慧老师从广播广告的创作痛点出发,与同学积极互动提问,探究商业和公益广告如何在短时间内呈现内容的话题,并罗列在创作中应避免的问题,如文案字数过多超时长、创意缺乏反转或“热梗”、作品表达不直白等。针对上述情况,她结合过往获奖案例,引出解法与对创作灵感的思考,如通过借鉴网络热点、脑筋急转弯,吸收短剧中的创意冲突和短视频中的精彩内容等。此外,在公益广告创作中,她指出对于较常规的主题,如尊老、公共交通安全等,则应在大主题中寻找最精髓的小主题作为切入点,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现象进行呈现,做到与时俱进、主题明确,同时应避免苦情、说教,改用积极正面、风趣幽默的形式进行创意表现。而在助残主题中,则应特别注意表述,使用中性化的官方用词,如用“听障人士”取代“残疾人”,充分考虑听众心理感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有效商业广告的创意与策略环节,严慧老师将创作环境按照广告目的分为简单促销、提升品牌内涵、需大量自行构画相关故事三种,并分别给出实用的“方法论”。结合商业广告案例讲解,严慧老师也为即将到来的大广赛进行分析,提出三步法:先读题、定大类,而后规避先前已获奖主题,最后确定自己在作品中想表达的场景,选擅长的方向创作。最后,她还反复强调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需遵守“底线”思维,包括避免涉及政治不稳定、黄赌毒等敏感话题等,同时注重日常积累,多读论文、多创作、多参赛,厚积薄发。
上午的课程虽然短暂,但通过严慧老师风趣幽默、干货满满的讲解,让同学们有幸走进数字广播行业前沿,聆听大量宝贵获奖案例,极大地开拓了音频广播制作的视野,优化了商业及公益广播广告的创作思路,同时也明确了创作雷区,为日后的学习制作打下夯实基础。
企业专家进课堂活动,为校内的理论课程增添来自社企一线的最新动态和典型获奖案例,显著提升了同学们的广告创意制作水平,对于提高课程教学目标完成度及优质作品数量,培养更多优秀广告创意人才,具有无法替代、颇为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