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 《城市影像档案创作人才培养》第四课

作者:发布部门:艺术设计学院浏览次数:100

朱翔老师为陈海汶老师颁发聘书

      七月六日,国家艺术基金《城市影像档案创作人才培养》项目邀请到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海汶老师为学员们授课。陈海汶老师曾获得第八、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等无数的奖项,但是老师在课程中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并不是艺术家”。在课程中,陈海汶老师通过“可以阅读的上海老建筑”、“中国56个民族全家福”、“拍摄外滩——一个离世界最近的地方”、“世界赛事在上海”等多个专题配以上千张摄影作品,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为学员们讲述自己多年以来的摄影历程。
 陈海汶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在陈海汶老师的镜头里,拍摄最多的城市就是上海,苏州河、黄浦江、北新泾等都是陈海汶老师摄影作品的一部分,“没有任何城市,可以像上海这样,如此丰富地向世人同时表现出它的复杂性、包容性和对抗性。”作为一名上海摄影师,他的摄影生涯充斥着对上海这座城深厚的情怀,透过陈海汶老师的画面,学员们看到了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镜头下的上海,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表情,在简洁和有力的视觉震撼中引领着学员们回顾曾经岁月的光点。

学员们认真听陈海汶老师讲课


        陈海汶老师除了向学员们分享他关于城市影像档案记录的经验,还对其《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专题摄影进行了讲解,赢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陈海汶老师及其团队在历时12个月,辗转28个省,市,自治区,途径554个县市,找到并拍摄了112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承人及民族代表,用4448张专业胶片,57228张数码影像,共同组成有史以来唯一一张弥足珍贵的中华民族“全家福”,成为中国目前为止用影像最完整的记录了中国56个民族生存现状的摄影作品。

 陈海汶老师与学员们合影留念


        陈海汶老师重点提出了自己对摄影作品的拍摄要求,即首先拍摄内容要与记忆有关,另外一点则是尊重被摄者。陈海汶老师认为,摄影人应坚持自己的摄影态度,“在一个个与自己经历有联系的生活场景中,在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与变化里,定格一张张富有充沛内在感情、反映真实存在的生活照片。”